购物吧
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购物天堂

中国在建购物中心面积世界第一!能成为购物天堂吗?

作者:habao 来源:未知 日期:2018-12-25 5:38:36 人气: 标签:全球第一购物天堂
导读:女人痣面相图从年初至今,一二线城市的楼市轮番暴涨,强有力的政策尚未到来,上涨恐怕还会继续。除了火热的住宅市场,中国的商业地产建设也是一片火热,而在住宅…

  女人痣面相图

  从年初至今,一二线城市的楼市轮番暴涨,强有力的政策尚未到来,上涨恐怕还会继续。除了火热的住宅市场,中国的商业地产建设也是一片火热,而在住宅项目附带商业广场也成为众多楼盘的基本标配。

  即使放在全球来看,中国的商业建筑面积也遥遥领先。人口的增长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,尤其是城镇化带来的城市人口增加,对商业的需求也在大幅增加。

  但相对应的,却是商业中心供应的不均衡。过于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现状,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,空置率也逐步走高。

  更重要的是,中国的商业整体品质还停留在满足基本所需的层次上,高品质和个性化的商业所带来的独特购物体验,将成为未来改变的主要方向。

  日前,美国地产服务咨询公司世邦魏理仕(CBRE)发布了《全球购物中心开告》,其中指出2015年全球购物中心建设速度放缓,部分市场还面临供需的严重不平衡,但亚太市场——尤其是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,却显得异常火热。

  2015年,在其调查的168个城市中,有1070万平方米购物中心落成完工,相较2014年的1210万方有所下滑;在建购物中心则有4190万方,相较2014年的3900万方略有上升。

  其中,中国可以用“鹤立鸡群”来形容。在这168个城市中,购物中心落成面积前十名中,中国占据8个名额,亚洲地区中前十名被中国城市包揽。在建购物中心面积上,中国城市包揽了前十名中的9个名额。

  在亚洲地区,除了中国,泰国和印度是表现较为突出的国家。曼谷以170万方的在建商业面积排在全球第十名。尽管如此,曼谷的新开发商场数目也比计划的减少了,因为其郊区商业的供过于求,银行也对开发商(尤其是小项目开发商)放缓了贷款速度,开工数量有所减少。

  而在印度,缺少优质的地段成为国际零售商在此扩张的主要障碍。2015年有两个购物中心在新德里和班加罗尔落成,尤其是在新德里的DLF商城,总面积18.4万平方米成为当年亚太地区落成的最大购物中心,已入驻400多个品牌。

  在整个美国主要大都会地区,新的购物中心落成面积有所增长。 2015年,13个购物中心在大城市交付,而在建项目大多集中在纽约大都会区,其中完工的最大商场是坐落在的 Village at Westfield Topanga(5.4万方)。

  在美洲,购物中心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。因为2015年良好的经济表现,墨西哥和巴拿马的购物中心落成面积增长较快。特别是墨西哥,占该区域购物中心增长的46%。墨西哥的蒙特雷市由于新建3个购物中心,库存水平增长了20%。

  虽然巴拿马城市体积小,但其经济增长却是拉丁美洲最高的。2015年巴拿马有5个购物中心落成,面积达32万方,这也使得其库存率达到了43%。

  而在EMEA地区(欧洲、中东和非洲),调研的城市中只有1/4的城市有新购物中心建成,落成面积从2014年的260万方下滑到2015年的160万方,占全球落成面积的15%,并且多数面积还集中在俄罗斯的城市。

  中东地区零售市场比较特殊,在迪拜和阿布扎比,在建面积约62万方。这里的人均收入很高,且人们乐意在商场进行饮食、休闲购物等活动。比如中东最富裕的城市——迪拜,入驻这里的国际品牌数量居全球第二,这里成熟的市场和相比新兴市场国家的低风险,吸引了来自欧洲和美国的零售商的扩张,被持续看好。

  商业中心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经济状态。多数发达国家如英美德法,商业发展相对成熟,其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。而新兴市场国家由于高速经济发展带来的需求巨大,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要求更多的购物中心相匹配。于是,更多的开发商和知名品牌都将目光瞄向了新兴市场国家。

  自1980年代起,中国购物中心行业从兴起,其后进入扩张,并逐步在各大城市落地生根。根据仲量联行最新报告数据,2015年中国商业地产投资创下新纪录,共完成交易资产总值约1500亿元人民币。估计截至2015年末中国商业地产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,达8060亿美元,仅次于美国。

  虽然,相比前几年的高歌猛进、加速扩张,中国购物中心行业在受到电商冲击、商业项目过剩等综合因素影响下,从2015年开始增长放缓,甚至频频出现延期开业、倒闭等现象,不少商业地产集团也开始谨慎扩张或者缩减投资计划,但这并不妨碍中国购物中心业的发展,全国商业地产存量市场依然庞大。

  从的图1和图2可得知,2015年中国主要城市的商业中心落成面积达605万方,占全球总面积的56.5%,在建面积占全球的66.5%,远远超过欧美等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。

  从城市看,武汉是落成面积最多的城市,这得益于两个外资项目的落地,分别是来自的宜家武汉和日本的永旺商城(沌口店)。仅宜家武汉购物中心就有20万方,是宜家在中国开设的第三个,也是最大的购物中心。

  重庆、深圳和成都成为在建面积最多的三个城市,重庆和成都作为西部仅有的两个成熟的商业中心,它们要面向的市场和需求空间更为广阔。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程度,商业版图依然呈现出“东强西弱”的特点。

  截至2016年一季度,全国已开的购物中心达3547个,总建筑面积达到3.5亿方,而华东地区就占到了近50%,西南、西北和东北地区则数量最少,而这正是中国经济目前发展最弱的地区。

  尽管中国商业地产占地面积在增加,但部分城市面临着供应过剩和出租需求减弱带来的风险。在北方的一些二线城市,如青岛、沈阳和天津,商场的空置率都在10%以上,而因业绩不佳关闭的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也越来越多。

  据统计,2016年上半年,在单体百货、购物中心以及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业态中,22家公司共关闭了41家店铺。其中,百货与购物中心15家,大型超市26家,歇业店铺的营业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。

  至于关店原因则多种多样,比如受电商冲击导致的业绩不良,比如购物中心调整经营策略转型发展,甚至物业地租到期,也能成为关店的导火索。

  虽然中国的商业购物中心不断在增加,但特色化不足使得同质化严重,商业对个性化的打造还在较低的水平,这对国际品牌的吸引力并不强。

  在CBRE发布的另一份《全球零售商活跃指数报告》中,零售商在首要目标市场选择上,德法英位居前三,中国、美国居第四、五位。这些经济强国对于零售商意味着,更稳定、更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,或者像中国这样经过高速增长,快速扩大的消费需求,意味着巨大的利润。

  由上图可知,在2015年,、新加坡和东京新入驻的品牌数量位居前三,而仅37个,尚不如莫斯科和台北的吸引力强。

  虽然今年以来,受到游客数量大幅下跌,和台北的零售业繁荣光景不再,但在2015年,吸引73个品牌入驻,依然是最火的市场。而作为地区最受国际品牌关注的城市,虽然商场购物中心供应量足够,但由于海淘的快速发展和国人到海外购买奢侈品的增多,国际品牌的入驻,尤其是奢侈品牌开店数量在减少。

  另外,相对于、新加坡的低税收,也没什么优势,高企的公司税和个人所得税,令国际品牌在选择上,并不是第一选择。

  从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在开业,到如今遍布三线年第一家星巴克开业,到如今开店开到烂大街,入驻中国的国际品牌较之初,有跨越式的发展,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及营商改善的最好注解。

  但放在全球来看,上升空间还很大。外来品牌要面对的不仅是高税收、海淘、电商的冲击,还有中国无与伦比的山寨能力。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以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,已经有不少国际品牌开始缩减中国市场的布局规模,甚至是撤离。

  购物中心,是多种店铺集中在一群建筑中,供人们购物、餐饮和休闲的场所。而随着市场发展,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,对购物中心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,个性化的购物体验成为时下追求的方向。

  房地产热也带来了一波商业地产热,但与住宅不同的是,商业地产对收益率的要求更高,对市场的变化反应更直接。中国大量供应的购物中心面积在一些城市已经出现过剩现象,而且尚处在满足基本所需的层面。而中国特殊的经商和商业氛围,也使得问题丛生,“购物天堂”这个称号与中国现在不会,将来也不会产生任何关系。

  还可回复关键词:碧桂园森林城市,中国房价,人民币,货币,津巴布韦,委内瑞拉,卢布,新加坡,p2p,海外置业,马来西亚,黄金,,中产阶级,海花岛,经济危机,,朝鲜,民粹主义,王石,留学,签证,获取更多信息。

  欢迎有海外投资、留学移民、工作生活经验的人士来访交流,主编微信:185 0043 0043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 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(www.hengpunai.cn)

下一篇:没有资料
共有: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发表评论
姓 名:
验证码: